跟著醫生說的做,烏龜飼養變得超容易!

烏龜飼養超簡單

主要作為寵物飼養的熱門烏龜飼養 (蘇卡達、巴西龜),
基本上原生的烏龜飼養環境都不是在台灣,
因此在不同的烏龜飼養環境下生存,
讓烏龜產生了一些『水土不服』的情況。
本篇透過對亞幸動物醫院的專業醫師專訪,
整理出三個烏龜飼養方式的關鍵。
聽從專業醫師的指引,讓你的烏龜飼養生活更加的輕鬆,
也讓烏龜活得健康快樂!

烏龜飼養 01
跟著醫生說的做,烏龜飼養變得超容易! 5

烏龜飼養 02
跟著醫生說的做,烏龜飼養變得超容易! 6

烏龜飼養中,
攝取充足的水份對烏龜的健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第一環,
也是主要吸收水份進入體內的方式。
當烏龜沒有攝取到足夠的水份會將體內原有的水份不斷循環並與其他元素結合,
最後就會形成結石(烏龜飼養常見疾病)。

營養均衡

補足水份後,
接著要來關心什麼才是烏龜飼養的好食物呢?
很多新手飼主會被誤導,
認為只給烏龜餵食飼料就能補足牠們所需要的營養,
其實這是錯誤的烏龜飼養方式。
長期只餵養飼料很容易讓烏龜體內的蛋白質過高,
久而久之就會引發疾病的產生。

「多樣性」的烏龜飼養方式是專業醫生特別強調的。
餵飼料之外,也應當準備適當的蔬菜,
淡蝦、瘦豬肉等,記得要剁成小碎塊不然烏龜會很難進食。

如果沒有注意烏龜的營養均衡,
就會引起許多疾病,嚴重的話甚至會出現軟殼(長時間缺乏鈣)。
而當烏龜出現軟殼就說明牠的營養狀況是非常不樂觀的,
等於烏龜幾乎透支了體內所有能提供的營養。

不同種類大小的烏龜,
還有季節變化的關係都會直接影響烏龜進食的次數、數量和種類,
請一定要跟專業醫生確認過後進行餵養,
不然只是按照網路上的說詞很容易有錯誤的觀念。

烏龜飼養 03
跟著醫生說的做,烏龜飼養變得超容易! 7

維持濕度

烏龜也會透過吸收環境中的水份來補足體內需求,
因此在設定烏龜飼養環境的濕度就需要下點功夫。
大方向來說陸龜所需的濕度大約在50%-80%這個區間,
而水龜所需要的濕度就又比陸龜需求的濕度數值更大一些。
不過想要精確的數值,
還是要根據不同的龜類、不同年齡層(體型大小)的烏龜去做調整。

在烏龜飼養環境中還有一點需要注意,
這樣的濕度是需要在有通風的情況下去設定的,
不建議烏龜飼養在完全密閉的空間。
當烏龜沒有攝取充足水份,
又無法從其他的烏龜飼養環境(濕度)獲取所需要的水份時,
就會產生脫水問題。

控制溫度

調整完濕度後,
控制良好的烏龜飼養溫度也是十分重要的。
不同種類的烏龜所需求的溫度也不同,
以陸龜為例,由於原生環境都是沙漠居多,
溫度需求大約會在28℃-35℃。
而熱帶環境的烏龜適應溫度大約在26℃-30℃,
溫帶環境的烏龜大約在23℃-29℃。

飼養水龜時除了環境濕度,
也要考慮到提供給牠的水溫是否符合牠的需求,
建議烏龜飼養溫度在25℃左右為佳。

烏龜飼養溫度與濕度其實是相輔相成的,
如果設定的溫度較高,
濕度就需要調整為更高的數值,
以避免過高的溫度導致水氣的蒸發。

空間大小

有些飼主會說自己家沒有寬裕的空間來提供良好的烏龜飼養環境。
所以就將自己的烏龜飼養在只比烏龜身體大一點點的箱子裡,
這是非常殘忍的事情。
更傷心的情況還有飼主將兩隻烏龜放置在便當盒大小的空間。
試想一下如果以人類來說,
兩個人住在一個一坪的空間,
長期下來無論是環境還是心靈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烏龜們也是一樣的!

首先,
空間的大小應該根據烏龜的身體大小和預測未來長大後的最大尺寸去做選擇,
除非你願意在烏龜的每個成長階段更換不同大小的空間那就另當別論。
再來,當你知道烏龜最大的尺寸後再乘以4-5倍才是適合的烏龜飼養環境。

烏龜飼養 04
跟著醫生說的做,烏龜飼養變得超容易! 8

水質乾淨

前面說了烏龜需要適當的水份和空間,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烏龜飼養需要維持水質的乾淨程度。
過小的空間就算是給烏龜飼養在已煮沸過後的水中,
一旦牠的排泄物污染或是食物的殘渣沒有處理,
很快就會污染整個水源,
而大一點的空間就能讓減緩污染的速度。
但烏龜飼養的主要重點還是要勤勞的更換乾淨的水給烏龜喔!

水質的乾淨與否直接就會影響烏龜的身體健康,
接著可能會出現的就是細菌感染、結石等引起的胃口不佳,
沒有活力,又或是產生更嚴重的疾病。

SPA享受

飼主們提供滿足烏龜飼養溫度的環境後也可以經常帶自己的烏龜去做SPA,
像是曬曬太陽、泡泡澡都是有益牠們健康的。
曬太陽的時候最好不要離開牠們,
盡量將溫度控制在32℃左右(不要超過平時烏龜飼養溫度的區間),
並時刻觀察牠們的狀態是否真的是享受沐浴陽光還是過熱讓他們不舒服;
泡澡的時候可以將水溫調適在35℃左右(不需要過熱),
時間可以控制在20分鐘即可。
水位不要超過烏龜的身體的一半,
保持在烏龜高度的三分之一為佳。
這樣可以促進烏龜的新陳代謝,
也是解決牠們便秘和結石的好辦法。

定期檢查

半年做一次定期檢查是烏龜飼養中絕對不可或缺的。
如果是新手飼主也可以1-3個月左右就把烏龜帶去給醫生檢查,
請專業的醫生提供正確的烏龜飼養方式,
來取代網路誤導或是不適合的烏龜飼養方式。

無論是新手飼主還是老手飼主有時候無法從外表上來判斷烏龜的健康狀況,
只是發覺烏龜可能有一些行動緩慢或是不想吃東西的狀態就自行給烏龜服藥,
這樣的作法反而會對烏龜的健康造成更大的負擔,
記得一定要帶去動物醫院給專業的醫生檢查才是最好的方式。

烏龜飼養並不是只需要注重其中一個部分就能維持烏龜的健康,
以上三大關鍵缺一不可,
也只有在顧全了所有的部分時才能養出一隻健康的烏龜!

延伸閱讀:一次了解常見的5種烏龜疾病,飼主不再驚慌!

Picture of clickoffice2022

clickoffice2022

Leave a Replay

Picture of 周明賢院長

周明賢院長

人稱烏龜博士,飼養烏龜、角蛙、守宮、蜥蜴長達20年經驗。

關於亞幸動物醫院

高雄亞幸動物醫院創立於2006年,創辦人周明賢醫師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獸醫學系。

高雄亞幸動物醫院為高雄首間引進中獸醫看診模式,搭配西醫延伸成中西醫整合醫療,特別強調針灸、藥草食療、雷射等醫療技術,因中醫看診模式讓寵物感受度較佳,也比較緩和,因此受到周醫師強力推薦。高雄亞幸動物醫院看診主力為爬寵特寵,如烏龜、守宮、蜥蜴、蛙類,在貓狗看診上也有非常優秀的能力。

熱門文章

Google評論

關注我們

特寵空間優惠中

周明賢院長研發爬寵營養品。

限時優惠請把握,適用於烏龜、青蛙、蜥蜴、守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