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蛙飼養容易嗎?
相較於常見的犬貓寵物,角蛙是相對比較容易飼養的動物~
吃得不多,也不需要帶出去遛🤣
角蛙需要的飼養空間也不大,大約一個男生鞋盒的大小,約為30x25x25cm。
後期飼養熟練的話,清潔工作也花不到你10分鐘。
角蛙的確是相當適合忙碌人群的寵物選擇。但儘管如此❗️
想要飼養角蛙的朋友們,務必先了解角蛙的基本背景知識唷
角蛙屬於變溫動物,什麼是變溫動物呢?
身為變溫動物,牠們無法調節體內的溫度,所以代謝速度會受到外界溫度的影響。
不過台灣很適合飼養角蛙!常見的南美角蛙,如綠角和黃金角蛙,其適應的溫度範圍為20~31度。
這也是為何在多數地區它們都被視為是容易飼養的寵物~
【延伸閱讀:【爬蟲類全解析】台灣人最愛養這5種爬蟲類動物?】
角蛙飼養常見的錯誤

老話一句,爬蟲類寵物生病,有九成原因都來自於飼養不當。
以下列出了角蛙飼養中常見的三個錯誤:
- 只餵飼料:
這是最最常見!也最嚴重的一點!吃飼料沒問題,問題是只吃飼料。
我們人類吃白飯也沒問題,但這一輩子的每一天都只吃白飯呢?
可想而知:缺乏蛋白質、鈣質、維他命,伴隨著營養不均衡的疾病接踵而來。。
很多不肖商家為了哄你買角蛙回去養,會告訴你:這很好養啦~吃飼料就會活了(順便賣他的週邊商品)
真的別再相信這種話了!提高生育率的廣告如果寫著:小孩很好養啦~吃白飯就會活了
那你會信嗎?養寵物並不難,懂得換位思考就簡單了。
- 當作青蛙養:
很多人看角蛙和青蛙都是蛙類,就照著印象中青蛙怎麼養的方式來養角蛙了
但這兩者的生活習性和飼養需求完全不同。
角蛙是陸蛙,並不擅長游泳,需要乾濕分離飼養,因此不應將太多水放入其飼養箱(水深不要超過角蛙的鼻孔)。
如果將角蛙當作青蛙來養,給予不適當的飼養環境,會導致角蛙壓力、疾病或其他健康問題。
- 總以為他很餓:
角蛙的嘴巴佔牠的體積很大一部分,我們很難不盯著牠的嘴巴看🤣
角蛙有時會展示出好像很餓的行為,例如經常跳動或嘴巴張開。
但這不代表他們真的很餓!
過度餵食會導致角蛙變胖,並增加患上各種健康問題的風險。
飼主應該定時、定量地餵食,並注意角蛙的體重和總體健康狀況。
角蛙飼養不當會有哪些疾病?
在上篇說了,只餵飼料是最常見,也最嚴重的角蛙飼養不當行為。
也許很多人看了,還是覺得飼料有營養呀~
商家、網路上的人都那樣養,為什麼我不行?

長期餵食單一飼料導致後腿多處病理性骨折、脹氣、消化不良、眼睛潰瘍、角膜穿孔
下圖為角膜穿孔病例照,對血腥畫面易感不適者請勿觀看。

事實就是如此,角蛙是能活10年以上的寵物,真的不是隨便丟個飼料餵飽就沒事了。
角蛙飼養的正確方法
- 飼養空間:
建議提供約25~30立方公分的空間給角蛙。角蛙通常單獨飼養,而不混養。
其中「乾濕分離法」是一種簡單的飼養方式,即在飼養缸一邊作為陸地,另一邊提供水或水盆。
- 食物與餵食:
為保證角蛙的營養均衡,建議提供多種餌料,並補充合適的營養品。
可以考慮蟋蟀或小魚作為食物來源。
根據氣候變化和角蛙的代謝情況,餵食頻率及份量也應適當調整。
- 飼養環境:
角蛙是陸蛙,所以雖然需要濕潤的環境,但不建議有過多的水。
溫度應維持在23~28度之間,特別是在冬天時,可能需要使用加熱墊來保溫。
- 環境布置:
建議簡單、不會傷害角蛙的佈置,避免角蛙在跳躍時受傷。
飼養底材可選擇生化棉或專用土,但應特別注意角蛙的安全,避免受傷或吃到不適當的物質。
- 注意事項:
絕對不能輕易讓兩隻角蛙混養,因為他們可能會互相攻擊或吞食。
使用自來水時,建議先放置一天以去除氯氣。
養爬寵很簡單,也很難,簡單在於主人只要肯做功課,給足營養,爬寶就會乖乖平安長大給你看。
難處在於,有一顆持之以恆的責任心。
爬寶不像毛孩會叫、會頻繁撒嬌,所以三分鐘熱度的人飼養爬寵,過不了多久就沒興趣了~
更別說花時間做功課、了解爬寵的營養需求,而受苦的就是這沈默寡言的乖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