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近幾年開始飼養蜥蜴的人越來越多。由於牠本身屬於特殊動物,因此全台灣能為特殊動物看診治療的醫師並不多。然而,亞幸動物醫院的院長周醫師就是其中一位。
與其他的動物相同,蜥蜴疾病當然也不可小視。如果飼主能更好的了解蜥蜴疾病背後的原因就能從一開始預防蜥蜴疾病的產生。
五種常見的蜥蜴疾病你不能不知道!
(一)代謝性骨病(MBD) – 不吃就補鈣?醫師檢查才是第一步!

代謝性骨病(MBD)是亞幸動物醫院周院長都認同的常見蜥蜴疾病。通常是由於日照、鈣質攝取、營養攝取不足或是其他病症同時發作所導致的蜥蜴疾病。常見患得此蜥蜴疾病的品種為,綠鬣蜥(日行性的樹棲型蜥蜴)以及草原巨蜥(所原生環境在日照強烈的非洲)。
如何預防?
提供適當的日照,畢竟台灣並非這些蜥蜴的原生地,因此飼主需要特別營造類似牠們原生地的環境,補足他們所需的日照,但同時也應注意日照的時間以及次數,過度的日照也會使蜥蜴中暑;提供適當的鈣質以及其他的營養元素,是維持牠們健康的重要因素。
如何治療?
輕微症狀為不吃或拒食,當蜥蜴出現這種情況時就建議送醫檢查。
倘若蜥蜴處於輕微症狀時,未能得到適當的治療,長期生病會使身體虛弱抵抗力下降,加上一直未進食,以至於無法攝取到一般營養元素跟鈣質。因此,身體為了維持基本的機能運作轉而動用儲存在蜥蜴體內原有的營養素-鈣,導致體內鈣質迅速減少,最終演變成代謝性骨病的蜥蜴疾病。嚴重症狀為肌肉(後腳)無力、無法爬行(或行走時以前肢拖行)、四肢抖動、脊椎側彎、身體變形以及癱瘓。此時,應儘快送醫治療,若症狀為癲癇癱瘓可選擇周醫師的專長中獸醫來為蜥蜴診治。透過針灸、食療以及徒手推拿的方式能有效治療這種蜥蜴疾病。
來自飼主1的問題:我的蜥蜴開始不吃東西,是不是給它補鈣就好了呢?
周醫師的回覆:代謝性骨病(MBD)是營養攝取不足所導致,不單單是鈣質不夠!此外,蜥蜴不進食,也有可能是其他蜥蜴疾病所影響而出現的症狀。蜥蜴疾病都是互相關聯影響的,不能單從不進食就判定為代謝性骨病。最好的做法就是儘快帶去給專業醫師看診。
(二)寄生蟲 – 生病就吃驅蟲藥?越吃越糟糕!

寄生蟲的種類眾多,一般主要分為原蟲類與線蟲類。寄生蟲主要會造成的蜥蜴疾病是免疫力下降或消化道的問題,例如腸炎。
如何預防?
相信有些飼主一定遇過,在網路上看到蜥蜴半年需要驅一次蟲,於是帶著蜥蜴找醫師驅蟲,結果卻被醫師反問要驅什麼蟲?
一般來說,如果蜥蜴是新買回來的,周醫師建議一定要先帶去醫院檢查。如果說一開始就檢驗好了,那半年驅一次蟲的說法又是什麼呢?周醫師表明,其實這種說法的本質應該是半年需要做一次健康檢查。採集新鮮的糞便並檢驗蜥蜴糞便中的微生物來診斷出蜥蜴體內需要驅的是什麼蟲。同時,周醫師也呼籲大家不要自行隨意購買驅蟲藥給蜥蜴亂吃,可能會讓牠產生其他的蜥蜴疾病,甚至死亡。
如何治療?
飼主應提供新鮮的蜥蜴糞便給醫師檢驗。等待檢驗報告出來後,根據寄生蟲的種類,提供正確的驅蟲藥。
*採集大便的方式會直接影響檢驗的結果,沒看到不代表就沒有!
因此周醫師特別分享了幾點採集糞便的小提醒:
1.越新鮮越好
周醫師非常不建議飼主帶時隔很久的糞便或是隔夜的糞便。時隔越久,糞便中的水分便越會流失。沒有水分的糞便,會讓微生物都死掉了,使得醫師查不出原因。
2.使用合適的容器裝集
周醫師建議飼主可以使用不吸水的容器、塑膠類(夾鏈袋)或是油面的紙(廣告紙)等來採集蜥蜴的糞便。最不建議使用衛生紙來採集,由於衛生紙會將糞便中的水分吸乾(原蟲、球蟲或蟲卵,會寄生在水分之中),當糞便水分被吸乾了就無法看到裡面是否有蟲。
正確採集糞便,能提升醫師診斷的準確度。所謂對症下藥,就是先要有正確的診斷才能有正確的治療。蜥蜴的健康應由飼主和醫師共同守護!
來自飼主2的問題:是不是只要有寄生蟲就需要驅蟲?
周醫師的回覆:首先,一定要先確定蜥蜴體內到底是什麼類型的寄生蟲才能正確驅蟲。不同的蜥蜴品種也會有特定的寄生蟲種類。寄生蟲病發很有可能是因為患有其他的蜥蜴疾病,造成抵抗力下降。平時抵抗力較好的時候,體內原有的寄生蟲還不至於影響身體狀況,但是一旦其他蜥蜴疾病的介入使抵抗力下降,身體無法平衡原有的寄生蟲就導致寄生蟲大爆發。
在通常情況下,適量的寄生蟲在體內是正常的現象,而且像原蟲蟯蟲這類寄生蟲是可以幫助蜥蜴的腸胃消化。但是,像球蟲和線蟲這類的寄生蟲很容易引發其他的蜥蜴疾病就一定需要驅除。
案例分享:
一隻鬃獅蜥,症狀為糞便的味道產生異味,糞便形狀變稀狀。經周醫師診斷出來為球蟲,便使用球蟲的驅蟲藥來驅蟲。治療後,身體逐漸好轉,而後也無產生其他的蜥蜴疾病。
(三)消化系統疾病 – 遠離冷凍食品,跟腸胃問題說拜拜!

消化系統疾病也是常態的蜥蜴疾病。產生這樣的蜥蜴疾病原因非常多種,像是蜥蜴吃到不乾淨的餌料、吃到退冰不完全的食物、食物放太久而變質產生細菌、體內寄生蟲爆發、脹氣阻塞、誤食或是營養不均衡,長期只食用某些食物等都可能會發生這樣的蜥蜴疾病。常見症狀為:拒食、吐食、便血、拉稀。
如何預防?
先了解自己的蜥蜴的品種以什麼為主食。例如,綠鬣蜥是素食性動物,主要以蔬果為食;草原巨蜥是雜食性動物,主要以肉為食。
此外,減少餵食冷凍食品,多提供新鮮的食物,注意營養均衡的問題。
如何治療?
周醫師強調,當蜥蜴已經出現這些症狀時不容小視,千萬不要繼續過度餵食、自行購買腸胃藥或是自認為是寄生蟲就自行驅蟲!
應儘快帶給醫師檢查,如果確定是一般的腸胃問題,周醫師通常會開合適的腸胃藥給生病的蜥蜴。如果是因寄生蟲引起的腸炎,會先以西藥緊急處理,等蜥蜴體力逐漸恢復願意進食,周醫師也會運用中獸醫的食療為蜥蜴進行食補,採用中西醫同時調理,能大大增加蜥蜴疾病的恢復。
(四)呼吸道感染 – 你以為只是小感冒!?其他蜥蜴疾病隨之而來!

天氣變換很容易造成蜥蜴的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於蜥蜴生活環境中的溫度和濕度不適合你的蜥蜴。常見的症狀為打噴嚏、口水很多、不吃、眼睛睜不開,眼睛有異物或消瘦。然而,出現這類症狀,請不要猶豫,帶去給醫師看!
如何預防?
前面有特別強調了蜥蜴的原生地一般都是在環境較熱的非洲或是其他沙漠地帶,當天氣變冷了,牠們的身體很快就能感受到,隨之的不適感也會快速反應在身體上。如果沒有得到重視,就可能加大蜥蜴疾病的產生率。
當天轉涼,飼主可以增加加熱墊為蜥蜴增加熱度,但也不能忘記濕度的部分,如果自己無法調整,一定要諮詢專業的醫師。不要網路說什麼就跟著做什麼,很可能那樣的方式並不適合你的蜥蜴!
如何治療?
通常情況,在有專業醫師的指導下調整蜥蜴所生活的環境,蜥蜴的症狀會有明顯的改善。
但如果放著不處理,最後抵抗力下降,其他的蜥蜴疾病便會一個個爆發,像是寄生蟲、腸胃問題等等。若更嚴重就會採用急性藥物來暫緩蜥蜴疾病,而後再進行其他治療。
(五)飼養環境或餌料造成的外傷 – 原來害蜥蜴受傷的罪魁禍首是它!

其實很多蜥蜴疾病都是飼養環境不當而造成的。一般在天氣開始轉涼之時,飼主都會為蜥蜴鋪一層加熱墊進行加熱的動作。但是,很常遇到加熱墊過熱導致蜥蜴脫水中暑或是低溫燙傷。
如何預防?
請一定要使用能調節熱度的加熱器(熱墊或是照燈)。由於爬蟲類動物的活動習性,請切記如果能將加熱設備合理的放置在外側為佳,不然很可能造成蜥蜴自行拉扯加熱設備而導致嚴重燙傷。
另外,在選用加熱墊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它的材質!盡量不要選用有尖銳凸起的材質,這種材質很容易使蜥蜴的腹部刮傷,也可能直接刺穿蜥蜴的腹部。另一種常見的可能是,蜥蜴誤食底材造成腸胃問題的蜥蜴疾病。周醫師也建議,在鋪加熱墊的時候,鋪的面積不要超過飼養環境的三分之一。
如何治療?
若因外界所產生的燙傷或其他外傷,應儘快帶去給醫師處理,經過一段時間能慢慢恢復。
若因過熱所導致的蜥蜴脫水中暑,可尋求周醫師專長的中獸醫針灸療法,蜥蜴屬於小型又愛亂動的動物,為蜥蜴針灸屬於十分困難的療程,而在全高雄周醫師算是首屈一指的醫師人選!
案例分享:
一隻在不透風又炎熱環境下生活的綠鬣蜥,因為變瘦,脫水中暑而到亞幸動物醫院給周醫師就診,經過血檢後,發現牠已經有肝腎傷害的蜥蜴疾病。經過周醫師的「整合醫學」(中西醫合併調理),最後病情恢復樂觀。
結語
看完這五大常見的蜥蜴疾病是不是對自己養育蜥蜴又更有信心了呢!當然也別忘記~就算你心愛的蜥蜴生病了,還有亞幸動物醫院的醫師們做你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