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選擇烏龜當作寵物來飼養,
外表呆萌的牠,雖然比其他的寵物好飼養,
但是也是會出現一些烏龜的疾病,
需要飼主們關注並給予烏龜治療。
我的烏龜怎麼突然就開始不吃東西了?
都說烏龜要曬太陽,怎麼曬了一下就死了?
我的烏龜好孤單,買了一隻陪伴牠,結果兩隻都奄奄一息?
烏龜的病看起來還好,我自己就能為烏龜治療,不需要帶去醫院吧?
相信有許多飼主都曾遇過類似的問題,
而這也是烏龜疾病產生的開始。
因此我們也發現烏龜疾病和飼養的方式是息息相關的。
我們比較常見的烏龜分為4大類:
陸龜、水龜、箱龜和其他種類的烏龜
( 山龜,地龜,相較前面幾類,這類型在台灣比較少見 )
不同的烏龜種類有著不同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環境,
而且會得的烏龜疾病也大不同。
飼養烏龜最先要知道自己養的是什麼類型的烏龜,
亞幸動物醫院的專業醫生建議,
當你購買後先帶去動物醫院檢查,
清楚了解自己烏龜的種類,
才能提供給烏龜最適合的飼養方式。
若沒有先進行專業檢查就直接帶回家的話,
就無法確認是否存在烏龜疾病,
也無法在第一時間進行烏龜治療。
5種常見的烏龜疾病
1.病毒性疾病
主要影響龜種:所有龜種。
烏龜疾病所引發症狀:
眼睛腫、呼吸道疾病(打噴嚏、流鼻水)、
口炎、消化道症狀(潰瘍)、拉肚子、肺炎等。
飼主會擔心自己心愛的烏龜沒有伴會孤單,
而再買第二隻烏龜來作伴,
初衷雖有愛,但也是導致烏龜疾病產生的開始。
或許你會很疑惑怎麼放在一起就有烏龜疾病了呢?
因為牠們的病毒會互相傳染,
並不是說兩隻烏龜不能生活在同一個環境,
而是將烏龜放在一起之前需要先「隔離」(無論是否是同品種)
由於兩種烏龜身上可能會攜帶不同的病毒 (細菌),
因此很容易造成另一隻烏龜疾病的產生。
以A龜和B龜舉例,也許A烏龜身上所攜帶的病毒,
並不會造成A烏龜本身的危害,
但可能對於B龜來說卻是致命的病毒,反之亦然。
當你想讓兩隻烏龜生活在一起之前,
請先將兩隻烏龜隔開送到動物醫院檢查,
醫生會對已存在的烏龜疾病進行烏龜治療。
處理過後聽從醫生的指示去飼養牠們,
才能讓烏龜們一起健康作伴。
2.寄生蟲
主要影響龜種:
所有龜種。
烏龜疾病所引發症狀:
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腸炎等。
寄生在烏龜體內的寄生蟲
主要分為兩大種類:線蟲和原蟲。
不同的寄生蟲所使用的驅蟲藥也不同。
烏龜有寄生蟲的時候請不要慌張,
直接帶去動物醫院檢查即可。
醫生會透過化驗烏龜的糞便,
來確定烏龜身上的寄生蟲種類,
再進行正確的烏龜治療。
若遲遲沒有將烏龜體內的寄生蟲驅除,
會影響到所有器官的運作,
最後烏龜的病也就越來越嚴重。
3.中暑
主要影響龜種:所有龜種。
烏龜疾病所引發症狀:焦躁、脫水、死亡等。
基本上飼養者都會知道烏龜需要曬太陽,
但怎麼曬又是一門學問了。
在幫自己的烏龜曬太陽的時候,
最好留在烏龜身邊,時刻注意烏龜的狀況。
很多飼主會將烏龜直接曝曬在正中午的陽光下,
結果回來一看烏龜就不幸身亡了。
這都是我們不願意見到的結果。
當烏龜在曬太陽的時候可以稍微觀察一下牠的狀態,
如果牠表現的特別好動焦躁並拼命想要爬離容器,
就表示這樣的溫度對牠來說太過於猛烈使牠很不舒服。
如果牠的動作比較緩慢安靜,
就可以讓牠多曬一下享受陽光。
常帶烏龜曬太陽是好的,但不要一次曬過長的時間。
曬太陽的時間可以根據四季不同去做調整,
要注意的就是不要正中午或是過熱的時候曝曬。
溫和陽光才是對愛龜最好的選擇!
4.結石
主要影響龜種:陸龜。
烏龜疾病所引發症狀:
食慾不振、沒有活力、沒有排泄物、長不大等。
當烏龜的生活環境中濕度不夠或是沒有攝取到適量的水份,
很容易讓烏龜產生脫水的現象。
又加上可能沒有補充適當的營養,
最後排出來的酸與其他成分結合就會形成烏龜的疾病(結石)。
當烏龜長時間不排泄又不想進食,
可以帶去動物醫院給醫生做X光檢查,
醫生會根據結石大小選擇震碎的方式或是開殼的方式進行烏龜治療。
5.腐皮爛甲、中耳炎(耳膿瘍)、白眼症
主要影響龜種:水龜、箱龜。
烏龜疾病引發症狀:
沒有食慾、精神萎靡、四隻腫大、
眼睛發炎出現白膜(白眼症)等。
由於水龜、箱龜所需要的環境有別於陸龜,
牠們喜歡在有水的環境中生活,
所以飼主們會幫自己的愛龜準備水缸供牠們玩耍。
也因此常遇到烏龜的疾病出現,
就是沒有經常更換水從而導致水質變差。
部分的飼主會覺得明明自己每天都幫自己的烏龜換水,
為什麼還是有類似的烏龜疾病產生呢?
那就要看你所提供給烏龜的水缸大小是否適合烏龜本身大小的比例,
如果養的是一隻大烏龜卻只提供一個一般臉盆大小的空間給牠,
那牠所產生的排泄物以及其他元素(沒有清理乾淨的殘餘食物等)
就可能很快速的影響水質讓水變髒,
而這也是會出現烏龜疾病的原因之一。
所以飼主們要注意了,
不管你使用的水是一般自來水、還是RO逆滲透煮沸後的“超乾淨”水,
都要考慮到提供給烏龜寬裕的空間
(建議可以選用比烏龜本身大3倍以上的容器)。
水的乾淨程度以及飼養的密度是直接影響愛龜健康的主要原因。
另外在營養上也需十分重視。
選擇多樣性的餵食方式,
避免單一的餵食一種飼料並搭配其他飼料以外的食物(像是蔬菜、蝦肉、魚肉等),
也可以多補充維他命A,
才能減少缺乏營養(缺鈣等)而產生的烏龜疾病。
6.呼吸系統疾病及肺炎
飼養烏龜的飼養環境對烏龜非常重要,
加上台灣溫差較大導致飼養箱內的水溫或室溫突變,
都會導致烏龜容易感冒。
若烏龜長期有心理壓力,例如:環境不整潔、被打擾,
都會造成烏龜免疫力的下降,這樣會導致烏龜更容易生病。
烏龜的呼吸系統疾病,
常見病徵為眼睛受到感染導致的眼腫、
流鼻水或是有鼻子吹泡泡情況,
若沒有及時處理,更可能演變成肺炎,
例如:呼吸困難、側浮、厭食等情況,
應盡快帶烏龜就醫。
感冒是帶有傳染性的,若飼養箱內有其他烏龜,
飼主在就醫前,應將生病的烏龜隔離並做好保溫措施。
常見的醫療方式,包括服食或注射抗生素、
肺部的X光片檢查、服食止咳素等,
也需要依照身體的情況補充維他命等補充劑,
其後需依照醫師的指示覆診及跟進病況。
7.外殼腐爛(例如爛甲病)
烏龜會發生外殼腐爛情況,
主要原因太多是因為飼養環境濕度太高、
水質太骯髒,導致細菌大量的滋生,
因此細菌入侵龜甲,造成龜甲潰爛。
如果環境太狹小,讓龜甲受擠壓導致損傷,
並且沒有妥善處理傷口,也可能造成爛甲。
感染症狀:
初期感染位置會出現白色斑點,
後期則會出現發臭、軟殼等情況,
甚至會有血水滲出,表示爛甲情況嚴重,
如果最後龜甲潰爛,甲片下會出現渣狀物或鈣化物,
烏龜會因爲疼痛而厭食,治療的難度即會提高。
治療方法:
症狀輕微可以利用碘酒浸泡傷口,
而獸醫則會為烏龜進行清創、抗生素治療,
並檢查確認烏龜受細菌感染的位置。
守護你的愛龜
其實無論烏龜疾病出現什麼狀況
都應該給專業的醫生檢查並採用正確的方式治療。
有些飼主發現烏龜的病只是眼睛腫,
可能就自行購買藥來幫烏龜上藥,
但是這樣的症狀很可能並不只是眼睛的問題,
而是很常發生的烏龜疾病 (上呼吸道感染)。
飼主自己也很難透過肉眼去判斷烏龜的病只是一般的眼睛不舒服,
還是病毒性感染所導致的烏龜疾病。
為了避免誤醫,
一旦遇到有類似烏龜疾病的狀況又無法自行判斷,
應該儘快就醫,才能守護愛龜!
飼主們要知道,烏龜疾病在第一時間發現都是好的,
不要過於驚慌但也千萬別拖到最後無法醫治那就太傷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