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選擇烏龜當作寵物來飼養,外表呆萌的牠雖然比其他的寵物好飼養,但也會出現一些烏龜的疾病需要飼主們關注並給予烏龜治療。
我的烏龜怎麼突然就開始不吃東西了?
都說烏龜要曬太陽,怎麼曬了一下就死了?
我的烏龜好孤單,買了一隻陪伴牠,結果兩隻都奄奄一息?
烏龜的病看起來還好,我自己就能為烏龜治療不需要帶去醫院吧?
相信有許多飼主都曾遇過類似的問題,而這也是烏龜疾病產生的開始。因此我們也發現烏龜的病和飼養的方式是息息相關的。
你知道自己養的是什麼烏龜嗎?
我們比較常見的烏龜分為4大類:陸龜、水龜、箱龜和其他種類的烏龜(山龜,地龜,相較前面幾類,這類型在台灣比較少見)。不同的烏龜種類有著不同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環境,而且會得的烏龜疾病也大不同。
飼養烏龜最先要知道自己養的是什麼類型的烏龜,亞幸動物醫院的專業醫生建議當你購買後先帶去動物醫院檢查,清楚了解自己烏龜的種類才能提供給烏龜最適合的飼養方式。
若沒有先進行專業檢查就直接帶回家就無法確認是否存在烏龜疾病也無法在第一時間進行烏龜治療。
5種常見的烏龜疾病
1.病毒性疾病
主要影響龜種:所有龜種。
烏龜疾病所引發症狀:眼睛腫、呼吸道疾病(打噴嚏、流鼻水)、口炎、消化道症狀(潰瘍)、拉肚子、肺炎等。
飼主會擔心自己心愛的烏龜沒有伴會孤單而再買第二隻來作伴。初衷雖有愛,但也是導致烏龜疾病產生的開始。或許你會很疑惑怎麼放在一起就有烏龜疾病了呢?因為牠們的病毒會互相傳染,並不是說兩隻烏龜不能生活在同一個環境,而是將烏龜放在一起之前需要先「隔離」(無論是否是同品種)!
由於兩種烏龜身上可能會攜帶不同的病毒(細菌),因此很容易造成另一隻烏龜疾病的產生。以A龜和B龜舉例,也許A烏龜身上所攜帶的病毒並不會造成A烏龜本身的危害,但可能對於B龜來說卻是致命的病毒(細菌),反之亦然。
當你想讓兩隻烏龜生活在一起之前,請先將兩隻烏龜隔開送到動物醫院檢查,醫生會對已存在的烏龜疾病進行烏龜治療。處理過後聽從醫生的指示去飼養牠們,才能讓烏龜們一起健康作伴。
2.寄生蟲

主要影響龜種:所有龜種。
烏龜疾病所引發症狀: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腸炎等。
寄生在烏龜體內的寄生蟲主要分為兩大種類:線蟲和原蟲。不同的寄生蟲所使用的驅蟲藥也不同。烏龜有寄生蟲的時候請不要慌張,直接帶去動物醫院檢查即可。醫生會透過化驗烏龜的糞便來確定牠們身上的寄生蟲種類再進行正確的烏龜治療。
若遲遲沒有將烏龜體內的寄生蟲驅除會影響到所有器官的運作,最後烏龜的病也就越來越嚴重。
3.中暑
主要影響龜種:所有龜種。
烏龜疾病所引發症狀:焦躁、脫水、死亡等。
基本上飼養者都會知道烏龜需要曬太陽,但怎麼曬又是一門學問了。在幫自己的烏龜曬太陽的時候,最好留在烏龜身邊,時刻注意烏龜的狀況。很多飼主會將烏龜直接曝曬在正中午的陽光下,結果回來一看烏龜就不幸身亡了。這都是我們不願意見到的結果。
當烏龜在曬太陽的時候可以稍微觀察一下牠的狀態,如果牠表現的特別好動焦躁並拼命想要爬離容器,就表示這樣的溫度對牠來說太過於猛烈使牠很不舒服。如果牠的動作比較緩慢安靜,就可以讓牠多曬一下享受陽光。
常帶烏龜曬太陽是好的,但不要一次曬過長的時間。曬太陽的時間可以根據四季不同去做調整,要注意的就是不要正中午或是過熱的時候曝曬。溫和陽光才是對愛龜最好的選擇!
4.結石

主要影響龜種:陸龜。
烏龜疾病所引發症狀:食慾不振、沒有活力、沒有排泄物、長不大等。
當烏龜的生活環境中濕度不夠或是沒有攝取到適量的水份,很容易讓烏龜產生脫水的現象。又加上可能沒有補充適當的營養,最後排出來的酸與其他成分結合就會形成烏龜的疾病(結石)。當烏龜長時間不排泄又不想進食,可以帶去動物醫院給醫生做X光檢查,醫生會根據結石大小選擇震碎的方式或是開殼的方式進行烏龜治療。
5.腐皮爛甲、中耳炎(耳膿瘍)、白眼症
主要影響龜種:水龜、箱龜。
烏龜疾病引發症狀:沒有食慾、精神萎靡、四隻腫大、眼睛發炎出現白膜(白眼症)等。
由於水龜、箱龜所需要的環境有別於陸龜,牠們喜歡在有水的環境中生活,所以飼主們會幫自己的愛龜準備水缸供牠們玩耍。也因此常遇到烏龜的疾病出現就是沒有經常更換水從而導致水質變差。
部分的飼主會覺得明明自己每天都幫自己的烏龜換水,為什麼還是有類似的烏龜疾病產生呢?那就要看你所提供給烏龜的水缸大小是否適合烏龜本身大小的比例,如果養的是一隻大烏龜卻只提供一個一般臉盆大小的空間給牠,那牠所產生的排泄物以及其他元素(沒有清理乾淨的殘餘食物等)就可能很快速的影響水質讓水變髒,而這也是會出現烏龜疾病的原因之一。
所以飼主們要注意了,不管你使用的水是一般自來水、還是RO逆滲透煮沸後的“超乾淨”水,都要考慮到提供給烏龜寬裕的空間(建議可以選用比烏龜本身大3倍以上的容器)。
水的乾淨程度以及飼養的密度是直接影響愛龜健康的主要原因。
另外在營養上也需十分重視。選擇多樣性的餵食方式,避免單一的餵食一種飼料並搭配其他飼料以外的食物(像是蔬菜、蝦肉、魚肉等),也可以多補充維他命A,才能減少缺乏營養(缺鈣等)而產生的烏龜疾病。
守護你的愛龜

其實無論烏龜的疾病出現什麼狀況都應該給專業的醫生檢查並採用正確的方式治療。
有些飼主發現烏龜的病只是眼睛腫,可能就自行購買藥來幫烏龜上藥,但這樣的症狀很可能並不只是眼睛的問題,而是很常發生的烏龜疾病(上呼吸道感染)。飼主自己也很難透過肉眼去判斷烏龜的病只是一般的眼睛不舒服還是病毒性感染所導致的烏龜疾病。
為了避免誤醫,一旦遇到有類似烏龜疾病的狀況又無法自行判斷,應儘快就醫才能守護你的愛龜!飼主們要知道,烏龜的疾病在第一時間發現都是好的,不要過於驚慌但也千萬別拖到最後無法醫治那就太傷心了。